Facebook讚好

2013年2月28日 星期四

Chateau Boyd Cantenac 1974

Chateau Boyd Cantenac 1974

Louis向來也是堅持「酒是用來喝的」 , 除非是有很特別的意義如「本命年」呀 , 什麼拍拖200週年紀念年等等 , 否則基本上我都會開瓶的 , 只可惜小弟「窮L」一條 , 銀彈有限 , 老酒這玩兒只可以「痴飲痴食」 , 對是這個「痴」,只有痴的人才會願意這樣做 , 老酒就是「限量品」 , 喝一瓶少一瓶 , 已經不是跟金錢有關 , 是數量問題了 , 正常人怎麼會捨得呢 ? 再一次多謝身邊的酒痴願意跟小弟分享.

開瓶時有段小插 , 簡稱叫「中伏」 , CORK的頭5/6段都是十分靚仔 ,CONDITION很好 , 在大家以為輕鬆了結之際 , 原來剩下的1/6是粉碎狀態 . 是碎得像星沙一樣 , 那我們只好來一次極粗獷的DECANTE動作 , 不多不少影響了這位老美人的狀態.

香氣是有生命力的red fruit , caneberry的那一類 , 帶甜 , raseberry乾 , 乾mushroom , 丁香 , 離不開陳年酸木味 , 橡木桶味和輕身的smoky . 香氣的狀態很好 . 酒色因為粗獷的decante變得很混濁 , 紅色帶灰 , 不能作準 . 酒體medium , 酒精表現良好 , tannin溶化 , 酸度medium .  收結是直接的earthy like . 在口腔中的表現還很有力 , 很有結構和平衡度 . 簡單一點說1974年我沒有預計會是這樣 , 有陳年風味 , 還有活力的果 , 酸度靚 . 只可惜是粗獷地decante明顯地把年老的酒身破壞了一點點 , 不到30分鐘酒體開始不穩定 , 味道開始消失 , 1小時後更急速向下 , 可惜 !

價格 : 非賣品
我的評分 : 6 / 10

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

Rieussec Bordeaux Blanc Sec 2007

Rieussec Bordeaux Blanc Sec 2007 

Rieussec 大家在巿面上比較容易找得到的 , 應該是他的甜酒 , 而現時 Rieussec 是在Chateau Lafite 旗下之一的酒莊 , 兩莊之間的關係其實不是簡簡單單的「一買一賣」 , 如果對Riesussec酒莊的歷史有興趣 , 可以在站內搜尋.但題外話一下 , 其實甜酒莊再發展白酒品牌的 , 又或者由白酒莊發展甜酒的多不勝數 , 但有質素的卻不多.

開瓶時是標準的波爾多Sau blanc , 清爽的香氣 , 檸檬 , 檸檬皮 , 礦石類 , 帶有些少熟果 / 熱帶果 , 但香氣整體來說也是較尖酸的 . 酒色是淺金色 , 酒體medium , 有重量和比較圓滿.酸度medium+ , 有些少tannin , 不明顯 , 酒精表現良好 . 收結是集中的回甘 , 果皮類finish .在口腔中礦石的表現出色 , 很集中 , 基本上是礦石主導的 . 是一支很clean , 很clear 的波爾多Sau Blanc blended , 又一標準例子.加上有名氣之餘產量很少 , 一年只有3000支以內 , 送人自用都一流 , 配任何海鮮前菜不成問題 . 同時也因為相同因素 , 價格大家不要期望會「很超值」

價格 : $ 380hkd
我的評分 : 5 / 10




2013年2月26日 星期二

Domaine Bernard Roblot , Chambolle Musigny 1976


Domaine Bernard Roblot , Chambolle Musigny 1976

對於這支1976年的 Domaine Bernard Roblot , 其實我心裡的態度都是一致的 , 「死了未? 死多久和死剩多少」. 當然不是抱有對酒莊功力的懷疑還怎樣的負面評論 , 而是一支普通的Pinot Noir , 一支老了40歲的Pinot Noir , 會是什麼的一陣老人味呢 ?

1976年在波爾多 , 特別是Margaux區的附近 , 收成和熟成情況不太理想 , 但反而在Burgundy的 Cote d'Or有不錯的葡萄生產 , 但未至於是極品 , 更何況只是屬於Village的版本 , 順便提供一下資訊 , 1975年的全個burgundy都是十分失收的一年 , 風不調雨不順 , 買來飲用的要小心.

開瓶時沒有進行任何decanter的動作 , 直接在杯中進行 . 強烈的陳年酸木味 , 就如一般波爾多老酒會出現的味道 , 只有輕輕的raseberry , 但也是偏青,偏生的 . oaky , smoky的東西都很輕 . 酒色是灰紅色 , 酸度高 , 酒體dry to medium , tannin完全溶化 , 成熟 . 收結淡如水 . 其實在顏色上已經是「死死地」, 但不喝過不知道真相呀. 於是在酒杯中breathe了30分鐘 , 酸木味消失 , 但整體沒有變化 . 酸度保持高企 , 45分鐘後 cherry跑了一點出來 , 鐵絲味也增加 , 多了一些earthy , 泥土 , 枝幹 , 不止是香氣就連酒體也是這種表現 , 收結算是有果香的維持 , 總算得上「有finish」.

這支酒還沒有死, 是肯定的 . 黃金期已過 , 現在是殘存的狀態 , 嚴格上來說是有老Pinot Noir的風格 , 只可惜整體已經很弱很弱了 , 不過話說回到 , 品嚐老酒的心態又有需要這樣數據化嗎? 但分數還得給 ~.~

價格 : 非賣品
我的評分 : 3 / 10

2013年2月25日 星期一

Chateau Monbousquet 1967

Chateau Monbousquet 1967 

Monbousquet 在踏入90s後酒質一直進步 , 也成為一個像Pavie般有爭議的酒莊 , 風格大變 , 一邊說是迎合酒評家的口味所以改變風格 , 一邊說是愈做愈好 , 葡萄質素和釀造技巧提高 . 不論讀者是支持那一方都好 , Monbousquet 的確是變了 , 特別是踏入1993年之後 . 這可能跟Michael Rolland 擔任顧問有關 .而題外話一下 , 現在的Chateau Monbousquet , Chateau Pavie , Château Pavie-Decesse , Château La Clusière 都是同一個老闆所持有 , Gérard Perse .

沒有刻意使用decante , 因為預估酒身會是很脆弱 , 飲用之前才開瓶 . 這是一支預我很驚嚇 , 又驚喜的紅酒.

開瓶時CORK , CORK的部份很精彩 , 頂部如新的一年,超靚仔 , 令我們一度懷疑是不是RE-CORK的酒 , 但底部卻是壞了 , 險些粉碎 . 開瓶時第一下是「估都估唔到」的活年果香 , 還是偏熟的果醬香 , raseberry , strawberry果醬類 , 偏乾身一點的red fruit , 酸梅乾 , 也少不免會有陣老人味 , 酸木. 酒色是紅寶石色 , 酸度低 , 有一點點flat左的感覺 , 酒體dry to medium , 酒精表現良好 , tannin已經完全溶化了 . 收結是平實 , 無味的 . 這支酒的變化速度比較快 , 也死得比較快 . 才20mins果香就減弱 , 正宗的「回光反照」, 新鮮的冬菇,蘑菇味變濃 , 多一點的橡木桶 , white pepper , 乾香草 , 收結也開始多一點「味道」, 但也是十分弱 . 1小時後果香消失了 , 酸度也沒有提升過來 , 結構已經散掉 , 同台的大家都知道「回天乏術」, 趕快飲用吧.

整體來說還有如果醬般的新鮮是我也想像不到的 , 陳年老酒的東西也有出來 , 法國標準的也交到貨 , 但已1967年來說酒體太老邁了 , 就連多一點的氧化也經不起 , 在層次方面是推進的 , 有
變化 , 只是整個過程比較「趕時間」 , 但這支酒的cork讓我覺得是有些少迷團 , 到底是「存放得太好」還是「存放有問題」呢?

價格 : 非賣品
我的評分 : 6 / 10

2013年2月23日 星期六

Schloss Johannisberg Gelblack Riesling Trocken 2011

Schloss Johannisberg Gelblack Riesling Trocken 2011 

一個我自己很喜愛的品牌 , 也因為香港有某大酒商拿下了代理權 , 因此不難找得到 , 只是價錢問題而已 . 德國Riesling在香港普遍性不足 ( 就以單一消費巿場而言 , 把超巿等計算在內) , 一來是價錢問題吧 , 二來是「尖酸刻薄」的酸度的確不是人人受落.如果有買開酒的朋友都會留意得到 , 就算是入門的酒款 , 德國的都會比較貴 , 但有時質素又不是好的.

Schloss Johannisberg 其中一個特點是用封籤的顏色去區分不同的生產線 , 今次的是最基本的入門款 Gelblack , 也就是黃色封籤的 , 如果想知道更多有關這個酒莊的歷史和資訊 , 可以在站內搜尋.

香氣是集中的citrus fruit , 但出奇地帶有熟果如梨等重身的香氣 , 白花香 , 檸檬皮 , 蘋果等 , 香氣沒有帶尖銳的酸度.酒色是淺黃色 , 酸度高但不過火 , 酒精表現良好 , 酒體dry to medium , 有一定的糖份和些少的厚身酒體.收結是不錯的礦石 , 石春 , 橙皮類 , 回甘 , 餘韻5秒以上. 最欣賞是他的酸度比較平易近人 , 再者香氣和酒體都是有些少成熟度和糖份 , 在口腔中的表現有內容和配食物的話都較容易 . 結構足平衡度夠 . 很出色的一支入門酒 , 陳年能力又有.

價格 : $240 hkd
我的評分 : 6~7 / 10


2013年2月21日 星期四

Marques de Caceres Gran Reserva 2004

Marques de Caceres Gran Reserva 2004

在舊世界的選擇入面 , 因為我身邊的朋友以及過往帶我入「毒海」的師父們都是波爾多人 , 過往一直都是波爾多或法國為主 . 目前剛進入了Burgundy的邊境位置但因為財政危機的關係「舉步維艱」 , 這個孤單的時候就想起西班牙 或 意大利 . 之前的日誌我也提及到我個人的經驗 , 西班牙會有「新派」和「舊派」的風格分別 , 當然有很多酒友意見不一 , 這也是葡萄酒的樂趣 , 不是嗎 ?

這支酒是Vincent帶過來一同分享的 , 的確 , 我很喜歡 . 跟待酒師做朋友和跟廚師做朋友的好處也是一樣 , 近廚得食就近待酒師得飲 . 先不論價錢但保證有物值 .

開瓶時是我認為「新派」的作風 , 縱使他是Gran Reserva (2年木桶熟成,3年瓶身陳放) , 卻保留了不錯果香表現 , berry fruit為主 , 但成熟度剛好的raseberry , 熟一點的cherry , 會有濃厚一點的blackberry , 果香是有酸度的 , 反而由木桶而來的東西並不明顯 , 只有少量的smoky 和 toast 堅果 , 一點點spicy . 酒體是medium , 酒色是深紅色 , 酸度中高 , 酒精表現良好 , 而tannin數量多, 但溫和和較熟 . 收結是年青的fruit , 些少earthy like . 結構很完整的年青酒 , 沒有使用decanter , 在瓶身breathe , 全程大概breathe了2.5小時 , 我覺得不夠時間讓他更開放 , 下次要用decanter . Breathe後增加了乾香草 , 香料 , 泥土的味道 , 乾燥的風格. 不過實在是很年輕 , 很緊閉的表現 , 潛力十足 , 後勁我相信會十分值得令人期待 , 現在飲用會浪費了 , 還是多等一個五年至十年吧 .

價格 : $450HKD
我的評分 : 7+ / 10

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

Marquis Philips Shiraz 9 2003

Marquis Philips Shiraz 9 2003

我已經忘了對上一次飲用這支是什麼時候 , 直到我翻日誌才知道是上年4月的事情了.很記得當天為什麼會買這支2003年的原因 : 便宜 . 我當日買這支酒時連運費才是$260 hkd , 現在香港的都好像是在$350hkd 以上吧 , 還要是新的年份 , 這個我不確認 , 打完這篇日誌出去各大高級超巿走走 , 格一格價.

之前的一篇日誌已經介紹過背景和歷史 , 可以按以下連結
http://redwineworld.blogspot.hk/2012/04/marquis-philips-shiraz-9-2003.html

開瓶時是天氣熱 , 開放的dark fruit , 熟透的blueberry , blackcurrant , 明顯的mint 和新鮮香草類 , 些少smoky 和oaky的原素.酒色是深紅色 , 酒體medium+ , 酸度低 , tannin成熟圓滑 , 基本已經溶化在酒身了 . 收結是可可粉 , 黑朱古力, 和spicy , 偏甘苦的finish , 餘韻5秒左右 , 些少辣.. 在原瓶breathe了大約一個半小時 , 多了一陣陣清優的熟薑(中國薑) 和紫花香 , 酸度上升了些少 , 酒體餘下的苦澀都變得順滑起上來 , spicy的程度減低了 .

是一支正值黃金期的酒款 , 跟1年前開瓶的狀態類近 , 很好喝的一支酒 . 因為現在由香氣 , 到口腔中到收結都有十分的功架 , 特別在口腔中 , 雖然有些少dusty 但表現混和一致 , 有力但不失溫柔 , 不過酸度對於結構上開始起了警報 , 因為已經慢慢地不夠酸了 , 我相信再陳放下去的話果香也會慢慢消失 , 結構也會鬆散 . 正直花容月貌的美人 , 還是先賭為快吧.

價格 : $260hkd
我的評分 : 8 / 10

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

Gabbiano Chianti 2011 ,DOCG

Gabbiano Chianti 2011 ,DOCG

來一支新鮮的Sangiovese過年 ! 年初二的蚊型開年酒局朋友帶來了兩支不一樣的東西讓我們試一試 , 誰不知當晚由品酒變成中國學術文化研究 , 內容實在太神奇有趣了.

意大利原生種Sangiovese , 就以 Sangiovese 而言已經有再細分不同地區 , 實屬一門需要深化的學問 . 對上一次跟某位意大利傳統老莊的莊主談論 , 其實意大利本土人對Sangiovese著力研究只是近15年才起步 , 言下之意其實目前的Sangiovese特性隨時是「本性」的十份之一而已.這樣的確讓人期待.談回這支酒.

使用了90%的 Sanigovese再加上10% 混合葡萄 , 沒有木桶陳釀 , 100% steel . 香氣是十分清爽的cherry , 有點cherry tomato , 明顯的鐵絲味 , white pepper , 和乾香草 . 帶有爽朗酸度 , 酒體dry to medium , 酒色是紅色 , 酒精表現良好 , tannin 生澀 , 數量也多 , 收結是tannin finish.

簡單的呈現了清新風格的Sangiovese , 但建議要配合食物飲用這一支 . 很同意Vincent的說法, 意大利人每吃一餐飯 , 重點是酒和人 , 其次才是食物 . 這一支明顯的鐵絲味和尖一點的酸度單一飲用會比較不討好 , 但卻可以配簡單海鮮或前菜 , 能找得葡萄特性的一支酒 ,Vincent說是普通料 , 但我不認為 , terrior wine 愈來愈難找了.

價格 : $ 180hkd
我的評分 : 5 / 10





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

百佳尋寶篇 : Montes Classic series Malbec 2010

Montes Malbec 2010 

之篇日誌試了Montes的Merlot , 今支是Malbec . 在百佳應該有代理他的cab sau和其他酒款 , 可能我沒有留意而已 , 大家有找到過他的Cab Sau嗎 ? 有的話回覆一下 , 讓我試齊一套 . 哈哈.

題外話說一下 , 智利的Malbec和 Carmenere是愈做愈好 , 跟天氣和技術有關吧 . 從前 , Carmenere 比較能夠代表智利 , 現在Malbec的質素已經力追Carmenere了 , 不過阿根廷還是Malbec的大阿哥.

香氣是red fruit , 偏向cherry多一點 , berry fruit較少 , 香料如pepper , 有些少earthy like , 但不明顯. 酒色是黑紅色 , 酒體medium , 酸度中等 , tannin生硬但數量不多 , 酒精表現差了一點 , 嗆出來 . 收結是很dusty , 粗糙的tannin finish. 其實這個質素對一支佐餐酒 / 便宜 的紅酒沒什麼好討論的 , 只是要提醒一下粗糙的酒身和收結 , 這個可能會影響大家選不選購這支酒 , 如果跟merlot比較的話 , 輸了在粗糙的部份.

價格 : $ 42hkd
我的評分 : 3 / 10

2013年2月17日 星期日

百佳尋寶篇 : Montes Classic series Merlot 2010

Montes Classic series Merlot 2010

其實Montes係有高級系列的 , 在百佳找到的通常都是他的classic 入門版 . 他們的高級系列有Purple Angel , Alpha "M" 和Folly等 , 但百佳就是找不到的. 而因為個酒標有大大隻天使像 , 縱使大家不知道他的名字也好 , 都會認得這位「天使」. 「天使」的背後是關於酒莊的歷史 , 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在站內搜尋.

開瓶時的香氣是成熟度剛好的dark fruit , 重身而低酸度的表現 , blueberry為主 , 其次就已經是可可粉 , 和些少樹乾的那些earthy類 , 沒有我預期中很fruit fruit fruit的易飲風格 , plum , 黑朱古力的那些一概沒有 . 酒色是紫紅色 , 酒體medium , 酒精表現一般 , 有些少嗆出來 , 酸度低 , tannin基乎去到消失的地部 , 所以不澀口 . 收結是基本的fruit finish.沒有什麼餘韻.

酸度低影響了平均度 , 但從另外一方面看就是「很易飲」 , 他是一支成熟度剛好的merlot , 有標準表現 , 在口腔中最少「有野比你睇」 , 我購買的時候是有折頭的 , 簡單易飲系列可以選擇 , 特別是跟一班「跟酒精做朋友的朋友」飲用就最好 .

價格 : $ 42 hkd
我的評分 : 4 / 10

2013年2月15日 星期五

BV by Enira 2008

BV by Enira 2008 

好酒真的不妨一飲再飲 , 之前的日誌已經介紹過這支酒以及分享過筆記 , 這次想分享其他的東西. BV的莊主其實法國多個酒莊的主人兼釀酒師 , Canon La Gaffelière , La Mondotte , Château d'Aiguilhe , Château Peyreau等等.對於釀酒這們工業絕對是大師級的人馬.

每一次來香港 , 莊主Stephan Von Neipperg都會穿著得十分鮮艷 , 他對於衣著是有一定要求 . 而Louis每次跟他見面都一定會見到紅色的 , 不論是衣服 , tie 或是外套 , 總會有一點點的紅色 . Louis對上一次見他是去年的5,6月 , 討論到一個問題 , 借這篇日誌跟大家分享.

Stephan 正在為我倒酒時我問他說 : 「盲品的比賽中常常會見到Enira參賽同時會拿下很不錯的排名 , 你是不是要拿下全世界的獎牌才會收手不參加 ??」

Stephan說 : 「參不參加是酒莊的巿場部決定 , 有些時候主辦單位跟我們拿酒 , 我們當然不會拒絕 , 在商言商的話 , 比賽就是能最快打出名堂呀 . 」他補充說 : 「但 Louis 你不覺得很納悶嗎 ? 我們贏得第一又如何 ? BV 很好很好喝又如何 ? 難度愛紅酒的你就只會喝一個所謂「最好」的品牌 ? 如果是這樣 , 紅酒就變得很悶了」.  莊主絕對有些hidden messgae在裡面 , 聽得到幾多就看各酒友的悟性了 , 正如林夕所說 : 有幾多人會聽得明白我所填的詞 ? 聽得明的你又真的「聽得明」嗎? 自問小弟悟性低 , 跟佛無緣 Orz

習慣性也分享本次的些少tasting note吧.

開瓶時是Merlot主導的香氣, dark fruit , berry為主, 是可口的類別 , 可可粉 , 朱古力等 , 未有oaky的東西出來 .酒體medium to full,有重量.酒色是深紫色.精酒表現良好.單寧成熟 , 不粗糙.收結帶有乾香草 .沒什麼餘韻 . 這是絕對要breathe的紅酒 , 在場的朋友都說30分鐘就夠 , 我也同意 , 但上一次的經驗告訴我是需要再多一點 , 私底下堅持要1小時以上 , 但他們倒給我我當然會不停喝呀 , 「唔駛錢」你出酒我出命 , 哈.在原瓶breathe 了大約90分鐘後 , Cab Sau的特性上來了 , 黑加侖子, 煙絲smokey味 香氣再多層次. 但倒不夠一杯便被酒友清空了 , so sad , 提供不到更多的tn.

價格 : $390hkd
我的評分 : 8 / 10









2013年2月14日 星期四

Baron de Brane 2009

Baron de Brane 2009 

2009年的波爾多是靚年 , 不得不套用高登巴打的「這是常識吧!」. 至於商人也不是等閒之輩 , 靚年賣貴一點也是常識 , 從2008年開始其實酒莊第一手酒花的價格已經是如火箭般往上衝 , 遇著2009年的靚年份和升浪 , 其實那些葡萄酒在酒花的階段已經很貴 , 在運送到香港之前已經交易過最少2~4次. 雖然香港免酒稅後讓酒商有更大空間「回饋用家」 , 但來貨價貴了是世界性的事實.

弱年買靚莊 , 靚年買弱莊 , 能夠求仁得仁 . 至於2009年的波爾多出品 , second wine的確是有值得購買來飲用的原因.一來便宜 ,二來葡萄本身就是上品. Baron de Brane 就是 Chateau Brane-Cantenac 的副牌.

開瓶時是merlot主導的香氣 , plum , blueberry , 帶有smoky 和乾香草, pepper . 酒色是黑紅色 , 酒體medium , 酸度中等 , tannin 溫柔 , 數量少 . 收結是green pepper .在口腔中的表現就是merlot , 有留意本日誌我都會有提到 , 2009年的波爾多 Merlot是支撐著整個骨架 , 2009年和2010年同屬偉大年份 , 但2009年的絕對支援提早飲用的 , 何解 ? 這支 Baron de Brane 酒質絕對是標準波爾多應有的水準 , 也是merlot表現得很好的一支酒 . 58% merlot 和 42%的 cab sau , 有陳放的能力之餘 , 價格便宜 , 多喝不肉痛 , 跟正酒的價錢和表現比較起上來 , second wine的物值高很多.

價格 : $210hkd
我的評分 : 5+ / 10

2013年2月13日 星期三

智利酒莊 Montes





智利酒莊 Montes , 一個大大的天使Logo , 同時也是智利知名的酒商 , 2012年為止 , 酒業的版圖已經擴充至美國以及阿根廷 ( NapaAngel , Kaiken) . Montes 正式成立於1987年, 由Aurelio Montes 和 Douglas Murray 共同成立 . 而起初的酒款只有 Cab Sau , Merlot 和 Syrah , 後來葡萄園延伸至 Colchagua 的山脈 , 才發現原來極度適合 Syrah的生長 , Syrah葡萄的質量因此大大提升 , 直至1996年便推出星級系列 Montes Alpha ‘M’.

現在他們擁有五個葡萄園,約650ha的面積,主要的葡萄園位置是 Curicó Valley ,  Cochalgua Valley 和 Apalta以下是 Montes直有的酒款

1) Montes Folly , 旗艦酒 , 100% Syrah ,  2000年首個年份
2) Purple Angel , 92% Carmenere ,8% Blended
3) Montes Alpha'M' , 80% Cab Sau , 20% Merlot + Cab Franc
4) Montes Alpha 系列 共 7款 , 中階系列
5) Montes Limited系列 , 共 4款 , 如Pinot Noir
6) Montes Classis 系列 , 入門酒款 , 共5款
7) Montes Special系列 , 共 4款
    - Montes Cherub
    - The Montes Late Harvest
    - Montes Twins
    - OUTER LIMIES




2013年2月12日 星期二

Vasse Felix Cab Sau 2009

Vasse Felix Cab Sau 2009 

Margaret River , 如果在澳洲概括性來看的話 , 天氣 , 雨量 , 日照 , 都比較平衡 . 加上Vasse Felix較貼近海邊 , 海風為葡萄園保持了不過熱和不過凍的天氣 , 海洋性氣候帶來了一定的雨水 , 不過是隱定的 , 總好過其他澳洲地區時不時就會雨量過多或極度乾旱.同樣身處於 Margaret River的名莊有 Cape Mentelle, Leeuwin Estate, Moss Wood 等等.

Vasse Felix 在1967年才開始種植葡萄 , 1972年是Cab Sau的首個推出巿場的年份.

開瓶時是十分直接的red fruit , 不是肥美飽滿的類型 , 而是會「衝出來」的果香 , raseberry最名顯 , 是剛剛好熟成的香味 . 配合了grassy , 青草 , 些少mint的香氣 . 酒色是紫紅色 , 酒體是medium , tannin強勁和生硬 , 重點是度奇高 , 是好很高的酸度 , 比得上一支新鮮的德國Riesling , 檸檬酸一樣.收結被強勁的酸度蓋過了 , 只有很酸的finish. , 什麼味都沒有了.

因為沒有預計會像白酒般酸 , 當下「真的受傷了」,牙痛 . 風格上是成熟度剛好 , 完全脫離了「爆爆爆」「肥肥肥」的風格 , 再者想找熟一點的dark fruit都不明顯 , 喜歡雅俗共賞的人這支是體會Margaret River 的不錯選擇 , 只可惜酸度有點太高 , 配肥膩的中菜可以有「去脂」的作用.

價格 : $280hkd
我的評分 : 5 / 10





2013年2月11日 星期一

Chitchat with Sommelier , 酒杯的選擇與功能(上) :「形狀」


簡介 :

不同的酒要使用上不同的杯 , 這個大家都可能聽聞過 . 但背後的原因和理論大家又知不知道?今天就由Vincent跟大家分享一下當中的資訊 , 一連兩集為大家分析不同酒杯的不同用法和功能.

Diningicon 網址 : www.diningicon.com
youtube頻道 : http://www.youtube.com/diningiconchannel

2013年2月10日 星期日

Chateau Talbot 1970

Chateau Talbot 1970 

先多謝每次酒聚都帶好酒出來的老闆 , 這支Talbot 1970也是小弟踏入2013年後第一支40歲以上的老酒 . 其實過往的每一個10年 , 如1960,70,80,90,00,10 等等在於飲家或莊主都有一個大迷信 , 就是每10年就會是一個好年份 , 當然這個沒有任何科學跟據 , 只是大家「覺得應該會」是好年份,再者如果要數算的話 , 嚴格上只有1980是「失準」,每10年總是好時年.

翻閱了1970年的天氣紀錄 , 其實並沒有很「優秀」, 大概就是像2002,2004,或再早一些的1999這類的正常表現 .1995,1996的Pauillac區特別靚 , 而1970年的Pomerol的表現最好 , 其次才是 Saint Julien / Pauillac等.

由於我不太確定酒質的關係 , 朋友倒了給我後我是一直留在杯中慢慢breathe的 , 前後共breathe了150分鐘 . 剛開始時是一貫老酒Cab Sau的封閉老人味 , 但沒有很酸很緊的開瓶味 , 應該是老闆早了開瓶的關係.酒色是紅色, 帶一點混濁.酒體dry to medium , 酸度弱 , tannin完全溶化 , 收結封閉. 其實在這個時刻沒有什麼表現 , 於是等了第一個小時. Red Fruit的東西慢慢回復過來 , 集中是有酸度的cherry , 帶有一點點菇類 , 不明顯 , 基本的乾香料也出現 , 不過還是很弱 . 口腔中的表現沒有改善. 再等多了一個小時 , 香氣持續疲弱但酒體的酸度回升 , 開始多一點層次 , 些少clove和橡木桶的味道 , 收結有一點老柴 / 柴草的味道 . 直到最後晚吃完 , 未見有太大起色.

我不確定這支1970的Talbot是什麼情況 , 因為我有太多東西不知道 , 如開瓶時間 , 有沒有做decante等等等等 . 我的評價是 : 老酒是需要時間 , 加上有成40年之大 , 一餐晚飯的時間對於我來說太不夠了 , 未能做一個全面的品嚐.

價錢 : $800 hkd
我的評分 : 4? / 10

2013年2月9日 星期六

Perrier Jouet Grand Brut , N.V.

Perrier Jouet Grand Brut , N.V. 

對於Perrier Jouet 這個品牌 , 我自己從「觀賞」的角度是推薦的 , 因為不論名字或者是酒標的設計都十分「賞心悅目」 , 特別是旗艦的 Belle Epogue 更加是香檳之花 , 送禮 ,收藏都是上上之選.

至於飲用價值的話 , 我不得不老實說 , 真的是很低.當然如果讀者是有錢的 , 一千幾百是正常消費的話 , 另外別論. 本日誌也有紀錄過 Belle Epogue的筆記 , 大家可以查看一下 , 今天試她最基本的酒款 , 看看會不會讓我有所驚喜.

開瓶時的香氣是基本的green fruit 加 citrus fruit , 檸檬 , 青蘋果等 , 配有些少的礦物和yeast . 酒色是金色 , 酸度高 , 酒體dry to medium , 氣泡數量多 , 表現鬆散 , 上升速度急 , 很快就消失了 . 收結是集中的green fruit finish , 沒什麼餘韻.

整體的表現就是一支標準的champagne , 應有的都有 , 能夠在任何場合都勝任餐前酒的 , 該酸的酸 , dry 的 dry . 在我的角度而言 , 一支champagne夠「Green」是指定動作 , 但有些酒莊在層次和變化上是可以做得比她好 , 「好很多」的也大有酒在 , 價錢可能比她更便宜.我只能夠說 , Perrier Jouet不是我喜愛的 , 但男人都是「視覺動物」,利伸 , 我的收藏的確是有很多Belle Epogue.

價格 : $ 398 hkd
我的評分 : 4 / 10


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

Two Hands , The bull and the Bear 2004

Two Hands , The bull and the Bear 2004

Two Hands是我在眾多澳洲酒莊中其中一個必然之選 , 一來他們酒款多 , 價錢由便宜到旗艦都有得選擇 , 二來是酒質跟質錢成正比 , 多給了一些鈔票確實會喝到一點點都不同 , 風格上也因酒款不同而改變.過往日誌也會飲用到他的Gardens系列 , 算得上是中級版 , 而這些「顏色美麗 , 圖畫美麗 , 立體咁濟」的酒標是他們入門級.

65% Shiraz加上35% Cab Sau , 香瓶時是直接了當的berry fruit , 集中在dark fruit , blueberry , blackberry , 算不上很濃郁 , 因為香氣是輕身的 . 基本上沒有東西是來自木桶的 . 酒色是深紅色 , 酸度高 , 酒體medium , tannin 成熟 , 沒殘留太多 , 收結單調 . 明顯地感受得到有些少疲憊 , 加上已經是8年酒的關係 , 我選擇原瓶breathe兩個小時.

2個小時後果香回復了過來 , 多了一些plum和cherry , 可惜的是木桶的原素還是甚少 , 可可粉 / 朱古力 或mints的那些基本上是少之又少 , 酒體在口腔中的表現很「老」, 空洞 , 失去了生氣 . 不過由於酸度足夠等因素 , 平衡度和結構不成問題 . 情況就好像一個運動健將到了40歲 , 功架還在但光輝不在 . 我建議大家這個系列的都早點開瓶飲用會好一點 , 雖然這支有經過法國木桶的處理 , 但明顯地功力不足 .不過話分兩頭 , 入門版通常都不會預計我們會陳放10年8年才飲用的.

價格 : $280hkd
我的評分 : 4 / 10

2013年2月7日 星期四

Canalicchio di Sopra Rosso di Montalcino 2007

Canalicchio di Sopra Rosso di Montalcino 2007 

如果是意大利酒的話 Montalcino 這個名字一定會見過 , Brunello di Montalcino就更加是街知巷聞 , 一來是屬於D.O.C.G , 二來出產的紅酒多不勝數. 不過 Montalcino這個區是很大的 , 也絕非只有Brunello di Montalcino才有好酒. 在香港巿場上 , Rosso di Montalcino 的確是比較少人知道的 , 但由於很多名莊名酒在 Brunello di Montalcino生產了一支旗艦酒 , 在 Rosso di Montalcino 會生產一支更便宜的版本 , 久而久之很多人都會覺得 Rosso di Montalcino 會是正酒的second wine .

就地利位置或者實際定位而言 , Rosso 跟 Brunello的確是親如兩兄弟般 , 而用的葡萄也是Sangiovese , 只不過Rosso的品種是集中於 Sangiovese Grosso . Rosso di Montalcino正式成立於1984年 , 葡萄樹的年齡一來年輕 , 二來葡萄質素不適合作年期長的陳釀 , 所以平均來說 Rosso di Montalcino 的生產年期都較短 , 風格會多一點果實為主 .好了 , 先分享這一瓶的筆記給大家.

香氣是成熟的紅果實 , cherry是明顯 , 低沉一點的caneberry , raseberry , 基本上都是集中的red fruit . earthy 又或者由oak而來的香氣不多 , 會有一些Montalcino獨有的枝幹 ,泥土但只屬輕輕 . 香氣聞不到很高的酸度.酒色是紅色 , 酒體medium , 酸度中等 , 不高 , tannin 弱 , 大部份已經溶化 . 收結是集中的red fruit , 沒什麼餘韻.

是一支可以現在飲用 / 提早飲用的 Rosso di Montalcino , 結構上齊整 , tannin比想像之中還要輕 , 也沒有「酸到喊」的酸度 , 5年酒在於Montalcino是年輕像baby , 這支卻不是.但不能否認是red fruit為主的表現 , 在層次和變化上欠缺 , 在口腔中red fruit的表現基乎蓋過了其他東西 , 所以用來體會一下年輕的Sangiovese是交足功課的 , 適合簡單飲用.

價格 : $280hkd
我的評分 : 5 / 10

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

Clos du Marquis 1996

Clos du Marquis 1996 

這其實是一支讓飲家「頭都暈」的紅酒 , 並不是說酒質或任何飲用上的東西 , 而是讓人搞不清楚的資訊.為什麼呢 ? 就是因為簡單的兩隻字 : 「副牌」本日誌都常常提到我自己對於「副牌」的看法 , 到底是什麼「副牌」什麼不是 , 同時要合乎什麼條件才能叫「副牌」? 大家都可以發表討論一下.

理論上 , 這支Clos du Marquis的確是Chateau Léoville-Las-Cases的「副牌」 , 但只是某一段時間 . 因為現在Chateau Léoville-Las-Cases的「真正」副牌是Le Petit Lion du Marquis de Las Cases . Clos du Marquis而經是一支獨立的酒款. Clos du Marquis 的做法向來都是「獨立田 」, 葡萄的選擇並非跟Léoville-Las-Cases是相同來源 , 所以並不存在什麼「正酒的影子 / 選不上正酒的葡萄」等等 , 反之現在的Le Petit Lion du Marquis de Las Cases就是選用正酒用不上的葡萄和舊木桶 , 但並不是很多飲家會留意得到 , 因為Clos du Marquis已經在酒客心目中存在很久了 .

65% Cab Sau , 25% Merlot , 10% petit verdot . 1995,1996的Saint Julien都是很優秀的一年 . 香氣是標準 , 傳統的Cab Sau base , 黑加侖子為主 , 也有些少red fruit , 乾香草 , 有一定木桶而來的原素 , pepper . 酒色是深紅色 , 已經有一定成熟度 , 酒體medium , 酸度中高 , 熟tannin以及溫柔 , 收結是標準的fruit 加少少乾香草 , 餘韻5秒.

酒身以及在口腔中的表現 , 都是溫柔 , 細膩的 , 表現出陳年酒的功架 , 是標準波爾多的參賽選手 . 可惜在層次和變化上欠缺 , 在結構和整體上來說絕對可稱為一支列酒級數的 , 但性風單向和平實 , 加上這個老年份現在的價錢並不平易近人 , 要體會老酒的酒質是可以 , 其他的就飲家自己想一想了.

價格 : $ 560hkd
我的評分 : 5 / 10


2013年2月1日 星期五

網台節目 : 白酒初階分享(一):波爾多


白酒教室初階:波爾多
點解同樣係葡萄酒,白酒會特別「好炒」?
為乜波爾多白酒會係最啱初哥入門?
等葡萄酒痴Louis話你知

網址 : www.diningicon.com
youtube頻道 : 
http://www.youtube.com/user/diningiconchannel